物流企業的成本,顧名思義就是物流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為客戶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服務的外部提供者,具有本身不擁有貨物,整合一個以上的物流功能,控制倉庫、運輸設備等物流設施,按需提供全部或部分勞動力和管理服務的特征。由于物流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無形的物流服務,是將或多或少的物流環節綜合為一體的服務鏈。而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它一旦與客戶簽訂了物流合同,就決定了物流企業需要提供若干物流環節的服務。物流企業生產的產品——物流服務鏈,決定了物流企業成本構成特性,從大的類別上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兩類:運營成本和非運營成本。
(一)運營成本
運營成本是指與物流服務產品的生產直接聯系的成本。它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運營間接費用三大要素。
1.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材料是指可追溯到為提供某個服務所需的材料,即可以歸結到某種物流服務產品成本之中的材料。如用于包裝的紙箱、包扎帶等。
2.直接人工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是指可追溯到所提供的服務產品的人工費用。如專門為某產品錄入、查核、跟蹤各種單證的跟單員發生的人工費用可歸入為相應產品直接人工費用。
3.運營間接費用
運營間接費用是物流企業成本中除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以外成本的統稱。如從事裝卸搬運、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等所需要的設施、設備費用及其運營、折舊、維修等費用,
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和設施的費用,均不能歸入產品的直接成本,而作為間接費處理,它在整個運營成本中占相當大的比重。
(二)非運營成本
非運營成本主要包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兩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銷售費用,通常是訂單的取得和訂單的處理成本。管理費用,主要是與研究、開發和總體管理有關的成本。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內容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按流通環節可分為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和物流信息管理成本。下面分別討論這些成本的構成。
(一)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是指因采購而帶來的或引起的成本。具體來說,采購成本包括下列幾項。
1.訂購成本
訂購成本是指向供應商發出采購訂單的成本費用,也就是企業為了實現一次采購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的費用支出。訂購成本中有一部分與訂購次數無關,如常設采購機構的基本開支等,稱為訂購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與訂購的次數有關,如差旅費、郵資等,稱為訂購的變動成本。
2.維持成本
維持成本是指為保持物料在一定數量上而發生的成本。維持成本可以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變動成本與持有數量的多少有關,如物料資金的應計利息、物料的損壞和變質損失、物料的保險費用等;固定成本與存貨的多少無關,如倉庫折舊、倉庫員工的固定月工資等。
3.缺料成本
缺料成本是指由物料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停工待料損失、延遲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損失,還包括商譽損失,如果損失客戶,還可能給企業造成長期損失。
(二)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是指企業在對原材料、在制品及產成品的運輸活動中所形成的各項費用。運輸成本主要由以下幾項成本構成。
1.人工費用
人工費用是指工資、福利費、獎金、津貼和補貼等。
2.營運費用
營運費用包括營運車輛的燃料費、輪胎費、折舊費、維修費、租賃費、車輛牌照檢查費、車輛清理費、養路費、過路費、保險費、公路運輸管理費等。
3.其他費用
如差旅費、事故損失、相關稅金等均屬于其他費用。
(三)倉儲成本
倉儲成本是指一段時期內儲存或持有貨物而導致的成本,主要包括:
1.資金占用成本
資金占用成本也稱為利息費用或機會成本,是倉儲成本的隱含費用。
2.倉儲服務成本
倉儲服務成本是指為庫存貨物提供各項服務的成本,包括信息服務、訪見服務、保險費和稅金,它們的水平取決于持有的庫存量。
3.儲存空間成本
儲存空間成本是指占用儲存建筑內立體空間所支付的費用。如果是租借的倉庫,儲存空間成本一般是按一定時間內儲存貨物的重量或占據的空間來計算,如元/(噸?月);如果是自有倉庫或合同倉庫,則空間成本取決于分擔的固定成本或運營成本,這些運營成本都是與存儲空間有關的(如供暖和照明),同時取決于與倉儲量相聯系的固定成本,如建筑和儲存設施成本。在計算在途庫存的持有成本時,不必考慮空間成本。
4.倉儲風險成本
倉儲風險成本是與貨物變質、缺少(偷竊)、損害或報廢相關的費用。在保管過程中,存貨會被污染、損壞、腐爛、被盜或由于其他原因不適于或不能使用直接造成存貨損失。倉庫未履行合同的違約金、賠償金也構成庫存的風險成本。
(四)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是指商品在空間位移(含靜止)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配送成本應由以下費用構成。
1.配送運輸費用
配送運輸費用主要包括配送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車輛費用和營運間接費用。
2.分揀費用
分揀費用主要包括配送分揀過程中發生的分揀工人費用及分揀設備費用。
3.配裝費用
配裝費用主要包括配裝環節發生的材料費用、人工費用。
4.流通加工費用
流通加工費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環節發生的設備使用費、折舊費、材料費及人工費用等。
(五)裝卸搬運成本
裝卸搬運成本是指企業在物流作業過程中,為了實現貨物的移動和定位而進行裝卸搬運活動產生的各種費用的總和。裝卸和搬運成本的主要內容包括:
1.人工費用
人工費用包括工人工資、福利費、獎金津貼、補貼等。
2.營運費用
營運費用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材料費等。
3.裝卸搬運合理損耗費用
裝卸搬運合理損耗費用包括裝卸搬運中發生的貨物破損、散失、損耗、混合等費用。
4.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包括辦公費用、差旅費、保險費、相關稅金等。
(六) 流通加工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是指在物流系統中進行流通加工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有:
1.流通加工設備費用
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是指在流通加工過程中,由于流通加工設備的使用而發生的實體損耗和價值轉移。流通加工設備因流通加工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如木材加工需要電鋸,剪板加工需要剪板機等,購置這些設備所支出的費用,以流通加工費的形式轉移到被加工的產品中。
2.流通加工材料費用
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是指在流通加工過程中,投入到加工過程中的一些材料消耗的費用。
3.流通加工勞務費用
流通加工勞務費用是指在流通加工過程中,支付給從事加工活動的工人及有關人員的工資、獎金等費用。
4.流通加工其他費用
流通加工其他費用是指除上訴費用外,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電力、燃料、油料及管理費用等。
(七) 包裝成本
在物流過程中,幾乎大多數商品都必須經過一定的包裝后才能進行流轉,因而,為了便于商品正常流轉,通常物流企業都會發生一定的包裝費用。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其包裝成本一般由如下幾方面構成。
1.包裝材料費用
包裝材料費用是指各類物資在實施包裝過程中耗費在材料支出上的費用。
2.包裝機械費用
包裝機械費用是指使用包裝機械(或工具)發生的購置費用支出,日常維護保養費支出以及每個會計期間終了計提折舊費用。
3.包裝技術成本
為了使包裝的功能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達到最佳的包裝效果,因而包裝時,也需采用一定的技術措施。比如,實施緩沖包裝、防潮包裝、防霉包裝等,這些技術的設計、實施所支出的費用,合稱包裝技術成本。
4.包裝人工成本
包裝人工成本是指發放給包裝人員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各項費用支出。
5.其他輔助成本
除了上述主要成本以外,第三方物流企業有時還會發生一些其他包裝輔助成本,如包裝標記、包裝標志的印刷、拴掛物費用的支出等。
(八)物流信息成本
物流信息成本是指在物流信息系統中所發生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主要包括下列成本:
1.信息開發成本
信息開發成本是指在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過程中的耗費,包括市場調研費、人力耗費等。
2.基礎設施購置費用
基礎設施購置費用是指在信息系統建立之初對各種硬件設備的購置費用,一般是一次性投入的資金耗費。所購置的設備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作為信息系統的固定資產,并通過折舊的方式將固定資產的價值轉化為費用。所購置的設備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其購置支出作為費用。
3.信息資料成本費
信息資料成本費是指對信息活動中所需利用的信息資料的購買費用。
4.各種耗損費
各種耗損費是指在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涉及的軟、硬件耗損費用,例如,信息材料耗損費,包括因材料的時效性和材料使用程度而引起的損耗;物質材料耗損費,包括能源耗費和原材料(如紙張、磁帶等)的損耗。
5.固定資產折舊費
固定資產折舊費包括各項固定資產(如通信設備、辦公設備)的折舊。
6.設備更新與購置費
設備更新與購置費是指在系統運行時除基礎設備之外的設備的購置與更新費,一般先將設備更新與購置支出資本化,之后再費用化。
7.通信費用
通信費用是指為進行信息系統內外交流引起的費用,如聯網所交納的上網費、軟件購買費等。
8.直接人工費
直接人工費是指直接從事物流信息系統工作的員工工資、津貼、福利費等,但IT部門的員工工資、津貼、福利費等列入下面的各種管理費用中。
9.各種管理費用
各種管理費用是指對信息系統內部資源的維護與管理費用,如企業IT部門所發生的費用。
10.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上述費用之外發生的與信息系統的運行和管理有關的費用。上一篇: 什么是沿途零擔班車?
下一篇: 第三方物流企業成功實施CRM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