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企業在攫取大量利潤的同時,所面臨的風險是有增無減的。根據風險管理的理論,現代物流風險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純粹風險,還包括客戶流失風險、合同風險、訴訟風險、投融資風險、財務流動性風險等各個方面。本文僅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的角度來分析物流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
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環節,下面從以上幾個環節來分析物流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
1.運輸過程
運輸環節是物流系統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主要是貨物損毀和延時到達的風險。貨物損毀發生的原因包括主、客觀因素,客觀因素主要是在運輸途中可能發生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主觀因素包括運輸人員因違規操作,或因本職工作的疏忽,對風險發生的警惕性有所降低,導致偷盜情況的發生,使貨物處于風險狀態并受到一定的損壞。貨物延時到達發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承運人沒有按照約定時間發運貨物,運輸路線選擇欠缺或是中途發生事故導致運輸時間延長等。
2.裝卸搬運過程
裝卸搬運主要包括貨物的裝船、卸船,貨物的進出庫以及在庫內進行的搬倒清點、查庫、轉運、換裝等活動,使用的裝卸機械設備有吊車、叉車、傳送帶和各種臺車等。在這個環節中,因不斷地對貨物裝上卸下,可能會出現操作人員疏忽,野蠻裝卸,以及裝卸設備質量問題等原因導致的貨物毀損。因為裝卸搬運活動頻繁發生在物流過程中,因而是產品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
3.倉儲過程
在倉儲過程中物流企業要提供堅固、合適的倉庫,對進入倉儲環節的貨物進行堆存、管理、保管、保養、維護等一系列活動。倉庫的損壞、進水、通風不良,沒有定期整理和維護,都會引起貨物的滅損。
4.流通加工過程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產品銷售、維護產品質量和實現物流效率化,對物品進行加工處理,使物品發生物理或化學性變化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如果使用的加工材料不合理,操作人員失誤或技術原因等,會造成貨物的滅損或達不到預期的價值,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上一篇: 第三方物流企業風險應對措施
下一篇: 自動識別技術在物流配送中心的應用